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指南》摘抄

数学建模论文的部分

摘要

摘要就是一篇建模比赛论文的整体面貌,评委对论文第一轮评审就是通过对摘要进行筛选,所以对于每个参赛队来说,写好摘要,是获奖的较为重要的一步,也是为论文进一步的得到评委审批的关键。

摘要的字数一般在400~800字,但其内容却包含了参赛队对题意理解、模型类型、
建模思路、采用的求解方法及求解思路、算法特点、灵敏度分析、模型检验、主要数值结
果和结论等。

在摘要下一行还需选取3~5个关键词,用来彰显竞赛论文的主要内容。

问题重述(或问题的提出与重述)

通过自己对题意的理解,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问题。如果问题本身很简短,可以抄题,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抄题。有些情况,可以结合问题的背景进行简要扼明说明解决问题的意义所在。

问题分析

需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和主要目地及要求,分析要中肯、确切。依据原理要明确,描述要简明扼要,可列出关键步骤,切记不要长,繁琐。对问题的分析,可以作为第三部分,也可以将其针对每个问题写在模型建立中。建议采用流程图,使思路表述更清晰。

模型假设

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后,发现有些因素或条件,还无法进行考虑或估算;或是针对问题的主要因素,舍弃次要因素的影响,采用假设的方式,是我们解决的问题简化,模型更合理化。这部分内容,可以单独写,也可以在模型建立时根据所需要情况再进行描述。

符号说明

对模型使用的变量加以说明,以简要的文字表述各字母的意义,其中各个主要符号的大小写、英语和阿拉伯语,要与正文中符号一致。符号说明太多时,建议采用表格形式。有时可将其分布在模型建立中,也可以用表格形式。

模型的建立

明确题意后,简述基本思路。首先,简要介绍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,再进行构建基本模型,如数学表达式、构建方案、构造图、算法流程图等,要明确说明解题的思想和思路,有逻辑性、合理性、可行性,完整叙述。结合实际问题,进行改进和完善基本模型,使其能有效、实用解决问题。

模型的求解

采用蚁群算法、模拟退火、遗传算法、元胞自动机、蒙特卡洛等一些智能算法时,要简要写明算法步骤,要阐明使用理由。计算时将一些必要的步骤列出来,不用将中间的计算过程一一列出。

模型的检验

在模型求解后,采用一些方法进行检验。有的可以采用原始数据和查找的数据处理效果进行对比检验;有的采用对结果的t检验、f检验等,若误差较大时,可分析原理,进行改进或修正。

模型评价和推广

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衡量一个模型的优劣全在于它的应用效果,而不是采用了多么高深的数学方法。进一步说,如果对于某个实际问题,我们用初等的方法和所谓的高等方法建立了两个模型,它们的应用效果相差无几,那么受到人们欢迎并采用的一定是前者而非后者。模型推广,可以采用将原题要求进行扩展,进一步讨论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;还可以提出问题的展望。

参考文献

论文提及或是直接引用的文献、引用数据的出处等,需要在这部分进行罗列出来。

附录

这部分不属于论文的正文内容,是一些很重要的计算过程、算法程序、一些数据表格等。古训有云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并不仅仅是掌握理论上的知识,更应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,不断的在实践中提升自我。这也是素质教育对于同学们的要求。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